通知公告首页 - 通知公告

达拉特旗精神文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2014年—2016年)(征求意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15

达拉特旗精神文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达拉特旗精神文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2014年2016年)

(征求意见稿)

 

加强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坚实基础;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根本要求;是推动全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随着我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内容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紧迫。当前,我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旗干部群众的热情参与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市整体发展相比较,我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仍然比较落后,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我旗人口基数大,人员结构复杂多样,常住人口、进城人员及外来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提升任务十分艰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就业、交通等与民生相关的行业面临新的压力;农村牧区留守问题突出,新农村建设任务困难重重;窗口行业不文明行为,公共生活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依旧存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载体缺乏,特色创建成果十分匮乏。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需要下大力气抓紧抓实,持之以恒巩固提升。为此,结合我旗实际,制定三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深刻领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实质内涵,努力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树立文明新风,实现我旗经济社会和城镇建设全面提升,城镇面貌明显变化,社会风气明显改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统筹城乡协调推进,形成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镇环境,推动实现富裕、美丽、和谐、幸福达拉特。

二、工作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以实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为统揽,围绕旗委中心工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增强新的竞争力。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大力促进区域、城乡的协调发展,促进城镇软、硬环境建设的共同推进,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工作上新水平、新台阶。

——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利益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群众路线。把精神文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打造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新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参与,使人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坚持长效管理。严格按照文明创建具体标准落实各项创建工作,巩固成果,狠抓整改,把弱项做强、强项做优,努力实现标本兼治、长效管理,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局面。

——坚持地方特色。在努力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面达标升级的同时,突出本土特色,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力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文精神、生态环境、城镇面貌、文明创建等方面争创新优势、形成新品牌。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挖掘地域和民族文化精髓,弘扬达拉特人的优秀精神品格,树立全旗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优秀品牌和地方名片。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争取用三年时间,夯实基础、提升水平、实现跨越,为建设富裕、美丽、和谐、幸福的达拉特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二)基本目标

从2014年开始确定精神文明建设主题年,重点围绕主题年建设目标,全力推进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2014年确定为健全攀升年,主要目标是争创自治区级文明旗县城提名资格城市。文明办要依据总体规划和《测评体系》具体指标,进一步健全机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实现攀升。各苏木镇、各街道、旗直各部门要全面部署此项工作,将具体任务明确化,层层分解落实,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标准要求。

2015年确定为攻坚提升年,主要目标是争办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文明办要认真总结、查漏补缺、攻坚克难、重点突破、打造亮点、以点带面、实现提升。各苏木镇、各街道、旗直各部门要加大力度,继续组织实施文明创建各项任务,认真总结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攻坚方案,采取各个突破的方法和先易后难的原则,组织攻坚战役,确保文明创建的各项指标持续巩固,全面达标。

2016年确定为跨越晋升年,主要目标是争创自治区级文明旗县城。按照总体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各苏木镇、各街道、旗直各部门要服从大局、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城乡齐动、全力以赴、完成跨越、实现晋升。

(三)具体指标

1、市民文明素质得到提升。市民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显著提高。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和公共场所中的不文明现象明显改观。市民学习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2、精神文明创建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牧区、街道社区及旗直各部门、各单位文明创建稳步推进,争创3至5个市级以上文明苏木镇,旗级文明村嘎查达到30%以上;文明户、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覆盖所有苏木镇、街道社区;文明单位创建全面铺开,每届晋升市级以上文明单位2-3个,旗级文明单位实现20%的覆盖目标;着力推进精神文明示范带建设,打造1-2处沿河沿线文明示范带。

3、未成年人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关心和关爱未成年人群体健康成长的工作网络。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重点抓好洒扫应对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日行一善教育活动。抓好社会文化环境净化工作,解决好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主题活动联系点等一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

4、文明大行动取得显著效果。落实好公共秩序维护、文明交通、城乡环境清洁、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引导、文明传播行动。督促和加强牵头单位组织工作,确保文明大行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5、志愿服务形成品牌规模。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组建覆盖城乡,辐射各行业、服务最广领域的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服务、表彰等,全旗志愿服务人数要达到2万人。

6、文明创建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推动建立健全市民文明行为表彰激励及不文明现象严格约束机制;推动建立健全鼓励社会各界关心公益事业、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组织体系;推动建立健全精神文明网络阵地建设。

四、主要任务

(一)做优文明达拉特行动,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

1.抓道德讲堂建设,争做知书的达拉特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市民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紧紧围绕区情、市情、旗情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群众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奉献家乡的情感同时,要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干部职工走进堂,让那些能讲又愿意讲的干部群众讲党课、讲学习、讲健康、讲技术,实现德润身、以礼行事、文化人,提高市民群众整体素质的目的。文明办拟在全旗建立修身示范学堂10处,通过示范带动,辐射引领,逐步推广和加强全旗道德讲堂建设。

2.抓好典型选树,争做修身立德的达拉特人。开展“寻找最美达拉特人”主题活动,在各行各业发现那些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甘于奉献的平凡人、普通人、身边好人,挖掘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精神品格和独特地域文化内涵的闪光点,发挥楷模的辐射效应。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文艺作品、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使之成为思想道德提升工程的鲜活教材,引导广大群众学习楷模,争做楷模,形成“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3.抓好健康运动,争做健康乐观的达拉特人。开展全民修身健康教育活动,完善基层医疗和文体服务体系建设,普及身心健康知识,定期为市民开展各种健康咨询、心理咨询服务,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社会心态,提高市民身心健康调节能力;开展特殊人群关爱行动,加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健康示范榜样,夯实全民健身平台,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娱活动和赛事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健身积极性。

(二)做实“七个文明行动”,促进城镇文明程度整体提升。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和行业特点,将公共秩序维护、文明交通、城乡环境清洁、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引导、文明传播行动落到实处。特别是各牵头部门,公安局、卫生局(爱卫办)、旅游局、商务局和文明办,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牵头组织工作。机关、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要全部参与行动;窗口行业、餐饮行业、交通行业和服务行业要先行先动,率先垂范;媒体要发挥好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监督反馈整改意见,推动文明大行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理念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组织学习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美德少年,培养未成年人的优良道德品格及良好行为习惯,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做好孩子,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优秀小公民。重点引导未成年人开展好三项活动,洒扫应对,培养学生待人接物;认星争优,引导学生自我提升;日行一善,用实践养成道德心。学校要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确保主题活动见到实效,富有成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发现好的思路、方法、经验要适时推广,在广大中小学掀起德育教育的新高潮。公安、文化、卫生、城市管理、广播电视、通讯企业等单位,要按各自职责,坚持不懈地抓好网络、手机、荧屏、声频净化和网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做好对黑网吧、不良广告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和督查,努力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四)做大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抓好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普及。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手机、网络、微博等新型媒体的阵地作用,大力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学习雷锋、做志愿者的文化自觉,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全面抓好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在现有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基础上,建立健全更广领域的志愿服务队,使志愿服务队伍遍布全旗各行各业。文明委成员单位要率先行动,组建一批行业特色鲜明、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志愿服务队伍。三是全面抓好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是志愿服务的生命和灵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要在现有活动的基础上,改进服务理念、创新活动方式,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富有特色,形成规模,创造品牌。今后要重点将三关爱志愿服务品牌做实、做响,扎实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等体现人文关怀和生态文明的志愿服务行动。四是健全和完善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适时组建由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参加的志愿者协会组织,制定完善志愿服务章程和表彰激励措施,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

(五)做强文明单位,实现文明单位创建再上新台阶。

按照控制总量、保证质量、淘汰一批、新进一批的动态管理机制,继续深化文明单位内涵创建,促进再创建,实现再提升。一是以文明单位测评体系为依据,严格强化测评制约机制。对创建工作缺乏热情,业务不熟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创建认识不高、名不符实的单位,要坚决摘牌,确保文明单位的纯洁性和代表性。二是以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水平为目标,强化学习培训。分期分批组织文明单位参加学习培训,学习先进,提升自己。适时召开文明单位创建经验交流座谈会,交流创建成果,取长补短,整体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三是以平时指导和动态监督为手段,强化文明单位属地管理。实行文明办管理与主管部门考核、群众评议、舆论监督相结合,共同促进文明单位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真正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地区文明程度整体提升。

五、保障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和严格有效的监督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体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抓动员、抓督查、抓反馈、抓落实,确保文明创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旗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要加强对全旗地域内精神文明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监督等,要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及时研究和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努力构建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加强各方联动,形成整体合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全旗上下共同的事情,要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城乡带动的格局。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总体一盘棋的思路,互相配合、密切协调,形成文明创建合力。要把文明创建与统筹城乡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协调督办、考评检查等工作制度。进一步畅通参与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建立健全群众性社会监督队伍,积极运用法律、行政、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手段,调动全社会参与文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三)强化考核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不断健全科学规范的督促考评、成效测评、表彰宣传等机制。将文明创建工作责任落实到各苏木镇、各街道、旗直各部门,纳入实绩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使文明创建工作目标清晰、职责分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文明创建的测评方式,做好文明创建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和管理,健全和完善工作奖励制度,培养典型、表扬先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形成长效机制。

(四)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工作经费。要把文明创建活动经费列为专项保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创建工作,形成多元化投入体系。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五)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旗直媒体作用,在主要媒体开设文明创建专题或专栏,广泛宣传精神文明创建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展情况,提高居民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规划和建设一批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和电子宣传屏幕,确保主要公共场所按要求设置文明创建活动和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居民增强环保意识、卫生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意识,以强有力的舆论导向,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