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首页 - 头条新闻

品味诗词中的端午味道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25

端午节马上到了。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意蕴独特。它既热烈奔放欢度节庆,也凝重端庄感怀先贤,丰富的文化意蕴被历代文人墨客所青睐,他们围绕端午创作出众多流传千古的诗词佳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情怀,是代代相承的文化基因。如今,在端午来临之际,在吃粽子、饮雄黄酒之余,我们不妨翻阅一些端午节相关的中华古典诗词,在精神世界也细细品味一番端午味道。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读罢文天祥的《端午即事》,感受到的是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正是端午节的重要意蕴之一:饱含爱国情思。从屈原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开始,苏轼、文天祥、张耒……无数的仁人志士借端午节寄托自己的爱国情思。今时今日的端午节,在赛龙舟、挂艾草之外,我们开展纪念屈原文化活动、演讲征文、网络端午文化沙龙等方式,用现代的文化方式,延续着英雄精神,传承着爱国情怀。

  作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丰富的节日内容和别样的“味道”在很多首诗词中都有所表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浣溪沙·端午》一词中写道“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说明端午节的民间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赛龙舟、包粽子之外,还有:沐兰汤、栓带五色丝线、佩戴艾符,等等。宋代诗人朱松的一首《重五》诗中有“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也提及到竹笋、石榴花、菖蒲酒具等端午节物。作者以诗抒怀,托物言情,令几千年、几百年后的我们通过这些诗词字句,拾得古人前辈的情愫与情趣,让端午节更加生动,让传统文化节日韵味更浓。

  中国传统文化最广泛地植根于亿万国人心底,而中华古典诗词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当二者结合,华夏精神得以发扬,中华文化命脉得以延续。当节日与文化相遇,当端午节与诗词碰撞,无论家国情怀,或是风俗志趣,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都契合着国人的精神需求。诗韵端午,当沁人心脾的诗词韵味融入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能够让文化体验更深刻,让文化信仰更加坚定。(吕燕妮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