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首页 - 道德建设 - 身边好人

【李忠勇】养鱼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07

  李忠勇:养鱼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年过七旬的树林召镇大树湾养殖户李忠勇靠近黄河,做起了鱼的生意,不但养鱼,还开了一家名为兴昌渔村的饭店。鱼在黄河水里养,店在鱼塘边开,鱼盛店名,店飘鱼香,生意红火。

  大树湾,素有鱼米之乡的美名。然而,解放后一直到1993年之前,鱼米之乡成了米之乡,产鱼量少了,1993年达到了低谷。鱼市低迷,养鱼户负债,转产去种高粱,所剩的几家皆危机重重。水产站40多名职工无渔事可做,副站长李忠勇心里着急了。

  李忠勇决定带头养鱼,他不信大树湾黄河鱼的旗帜飘扬不起来。于是,这名有着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带着妻子,扛着两卷行李,来到了大树湾镇东海心村,住进了一间小土屋。这间土屋不足20平方米,有户没门、有框没窗、有炕梁没炕板,而且四面通风。就从这里开始,他向当地农民承包了15亩鱼塘,开始了养鱼事业。

  都说创业艰难,可第一年,李忠勇并没感到有多艰难,顺顺当当地盈利8000多元,改写了养鱼赔钱的历史。李忠勇心里高兴,和妻子说,来年更是个丰收年,用不了3年,我们就盖砖瓦房。

  没想到,第二年出了点意外:由于线路等原因,冬天连续停电3个月,使鱼塘没能按时补水,7亩过冬的鱼全都死了。第一年的辛苦白费了。但李忠勇并没有气馁,做事业哪能没有波折?跌倒了不能趴在那儿喊痛,只有义无反顾才能获得成功。

  经过处置,供电有了保障。1998年,李忠勇先后承包了100多亩鱼塘,引进了德黄鲤鱼鱼种,使用了投饵机和增氧机。亩产量由以前的200多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年纯收入10多万元。事实面前,人们终于承认,养鱼确实能赚钱。于是,转产的养鱼大户又回来养鱼了。随着大树湾黄河鱼知名度越来越高,价钱越卖越好,大批村民也开始挖塘养鱼。大树湾掀起了养鱼潮。

  李忠勇自然成了领头人。他开始忙碌起来,不但要忙自家的鱼塘,还要向别的养鱼户传授科学养殖方法。养鱼户们都说有困难找老李,这位水产工程师这时候才真正发挥了作用。几年的时间,他走遍了大树湾所有的鱼塘,讲课培训,现场指导,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养鱼能手逐渐成熟了。

  与此同时,李忠勇在养鱼前沿不断试水。彩虹、淡水白、罗非鱼的引进,黄河鱼的池塘养殖,是他冒着风险,交了5万多元学费才成功的。特别是黄河鱼的养殖成功,每年可增收10万多元。他成功以后,便在大树湾推广,让更多养鱼户受益。

  只会养鱼不会卖鱼,显然不是生意。市场经济认的是品牌,好品牌是最好的招牌。李忠勇看准时机,于2002年正式注册了大树湾黄河鱼商标。

  2004年,大树湾黄河鱼已经形成养殖规模。同时,品牌化经营也产生了效果:包头、东胜等地的钓鱼爱好者来了,喜欢品尝鲜鱼的消费者也来了。市场提出了新需求。李忠勇在院子里搭起凉棚,摆上简易的餐桌。黄河鱼的香味飘向四方,食客闻香而来。是该开家饭店的时候了。第二年,李忠勇盖了两间土房作为餐厅,大树湾从此有了第一家鱼餐馆。李忠勇一边养鱼一边当老板,忙得不亦乐乎。2006年,餐馆正式更名为兴昌渔村。土房餐馆显然只能大快朵颐,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要发展,就得迈大步。李忠勇看好形势,又投资300多万元,在鱼池边建起了占地8亩的集养殖、餐饮、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村,同时可容纳400多人就餐。李忠勇做过统计,自开餐馆以来,已经接待中外游客46万多人次。2010年,李忠勇的度假村生熟鱼销售盈利280多万元,最高年收入可达1000万元。

  去年,全球经济下行,李忠勇的养殖也受到了影响,经济收入一下子跌入低谷,他和子女们商量对策,决定多方筹集资金、扩大规模,向休闲度假方向转型发展。新上了一批高科技自动化设备,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还提高了科技含量,增加了经济收入。新建了休闲住宿,还有甜玉米、毛豆、西瓜、蔬菜的采摘园,又从河南调回名贵品种丁桂鱼、黄金鲫鱼开展垂钓项目,吸引了呼市、包头、东胜等周边地区的垂钓爱好者。国家渔业局先后两次在这里召开国家级现场会,在2010年广州召开海关会议的行程中,特意将用餐安排在了兴昌渔村,村民们称赞说:“‘兴昌渔村这颗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

   目前,李忠勇的养殖水面220多亩,年产鲜鱼30万公斤。随着养鱼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集养殖、采摘、垂钓、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与此同时,他的休闲度假产业也使得周边村民的产业也活了起来。去年,兴昌渔村被上级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今年,又被确定为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

    李忠勇获得了不少荣誉,但是让这位七旬老党员最在乎的是大树湾又成了鱼米之乡。 (来源:达拉特之窗  记者 付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