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首页 - 道德建设 - 身边好人

【裴进军】医患鱼水情 携手续大爱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08

裴进军医患鱼水情 携手续大爱

     

刚迈上树林召镇新民村卫生室的二楼,就听见病房里传出来的聊天声。

我一直不知道他生病,前段时间看达旗电视台,才知道他刚做了换肝手术,你说他刚动完那么大的手术,咱一打电话,他又回来给咱们看病了……”“是啊,你说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咱该咋办呀?是了哇,我们的病,哪一回不是裴院长亲手给治好的……”循着声音,记者进入病房,只见病床上有几位患者正在输液,她们边输边聊,脸上挂满泪水。

你们和裴院长是亲戚吗?记者看她们哭得那么伤心,疑惑地问。

甚也不是甚,我们就是这个村的村民,是裴院长的病人。” “多少年就找他看病了,突然知道他生病了,头发也白了,觉得这么好的人怎么会生这么大的病,真是让人心疼了。

让村民为之掉泪的那个人,就是大树湾中心医院院长裴进军。

我们就是依赖他

1996年,田家营村村民刘香女突发脑溢血,到卫生院时已经出现脑疝,生命垂危,如转院,病人的危险性很大,极有可能死在路上。面对垂危的生命,裴进军一面组织会诊,一面全力抢救。经过3天的全力抢救,刘香女的病情稳定了下来,7天后刘香女完全脱离生命危险。2个多月后,刘香女完全恢复了,没有留下一点后遗症。住院期间,裴进军一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其治疗,晚上都不敢好好睡一觉,隔一会就要去一趟病房,如果发现病情有变,就及时调整用药。

说真的,要不是裴大夫,她的命早没了,这辈子我们一家人都得记住人家的恩啊!回想起十几年前的事儿,刘香女的丈夫邬占川还是很激动。

我们全家人看病现在都找裴大夫,从来不去其他地方,因为我们信任他。老人的儿子邬岳峰插话道。

说到感激,今年75岁的邬占川老人有话要说。在我们家里,裴大夫挽救了两条人命,不光是我老伴儿,还有我的二儿媳。

老人激动地讲述了那天的情形:那是夏季的一个雨夜,儿媳刚吃过晚饭,突然间晕倒,找来当地村医检查后说输点液就可以了。可一瓶液体快输完了,也不见病情好转。情急之下,邬占川拨通了裴进军的电话。人命关天,裴进军挂了电话就往邬占川家赶。到邬占川家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把完脉后的裴进军当时诊断病人为宫外孕,情况危急需住院。可是雨后泥泞的道路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只有请大夫到家会诊手术了。他马上向旗医院求助,凌晨2点多时,旗医院的大夫来了,问题又出现了。病人失血严重,急需输入大量血液。怎么办?当时旗里没有血库,裴进军又赶紧联系包头血库,邬家人又辗转赶往包头……凌晨五点,血液终于到了,病人的生命得以挽救。

挽救了两条人命啊!我们全家人一直就找他看病,能查准病情,对病人也负责,我们放心呐!邬占川感激地说。

令家属感激的不止邬占川,还有张玉梅一家人。张玉梅的父亲张徐和患有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呼吸困难,已经不能下地走路了。经多家医院治疗无果后,张玉梅背着父亲找到了裴进军。找到裴大夫后,他告诉我说只能试着治疗,当时我也没抱多大希望,总不能眼看着父亲难受吧。真的没想到,3天后,父亲的病情好转了,7天后就能下地走路了,真的很神奇。

张玉梅告诉记者,自裴大夫看完病后,父亲又活了十几年,回耳字壕老家还不耽误放羊,不幸的是三年前父亲因其他病去世了。我依然记得父亲病好后握着裴大夫手说谢谢的那一幕,父亲说,要不是裴大夫,他早就去姑子梁了。

这么多年下来,我们其实都依赖他。村里的老老小小都是这样。村民们说。

病人是我的全部

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慢慢爬上医院的窗户时,裴进军已经坐在办公室开始了他一天的问诊。每天,裴进军都要在吃中饭以前,把前来找他看病的病患一一检查过,为了节省时间,不让患者等太久,他就不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有时连吃午饭的时间也一拖再拖,12点,12点半,1点,1点半……

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每到吃饭的时候总得叫他,一次不行,两次、三次,他的回答总是你们先吃卫生院炊事员崔叶女说。几次叫过之后不见裴进军出来,崔叶女只好再把饭放回锅里热着。

从卫生院到家的路程也就2公里多,裴进军中午从来没有回家休息过。他的时间是病人的,不是自己的,病人什么时候去医院,他就什么时候上班,一天至少接待60个病人。多年来,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晚上,24小时接诊,病人随叫随到。有时候坐一天诊下来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了,但晚上来了病人他依旧照常接诊。不管患者什么时候来,他都认真负责接待,从不敷衍病人。有时吃了一半饭,来了急诊病人,他立马放下碗筷就走。他常说,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马虎。

1991年的大年三十,整整一天,看病的人排着队等他,直到晚上七点才忙完。忙完后的裴进军深深叹了一口气,心想终于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了。然而十点钟不到,田家营村的田来存就急匆匆来找他,说儿子肚疼得厉害。裴进军二话没说背上急诊包就赶去田家。刚给田家检查完,同村的蔺侯小和刘玉栓又找上门来,等都看完后已经是大年初一早上六点多了。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他患上了糖尿病、慢性肝病等多种疾病。

这么多年来,我们家人没在一起吃过一顿像样的团圆饭,过年时都是做好饭后送到卫生院吃的。作为一个大夫,他真是一个好大夫,但作为一个父亲,我不敢说他是一个好父亲,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患者,我们子女的事儿他很少过问。儿子裴磊这样说,从裴磊的言辞中,我们似乎听出了些许埋怨,但这么多年来,正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使裴进军能够全身心投身于他所热爱的事业中。

病人是我的全部。裴进军说。

用生命谱写大爱

裴进军, 出身中医世家,一位在基层医院干了22年的老院长。1992年,事业如日中天的裴进军,在旗卫生局和乡领导的期望中接管了濒临倒闭的大树湾卫生院。接手前,他也曾犹豫过,一头是年收入过六位数的门诊,一头是奄奄一息的乡卫生院,该怎么办?当看到领导们诚恳的目光,想到卫生院面临的窘境,以及自己的小门诊不能满足更多病人的需求时,裴进军毅然下了决心,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组织需要我,那我就服从组织安排,人总不能为了钱活着。裴进军回忆着22年前接管医院的那一幕。

接管后的卫生院可以用烂摊子来形容。多年不见的愁容又回到了裴进军的脸上,他回忆道:房子破的不成样子,更不要提像样的就医了,设备没设备,人员没人员,冬天没有暖气只能烧炉子,等晚上没人的时候药房的一些药瓶被冻烂那是常事儿,连个吃水的地方都没有,还得担水吃,当时真是愁人啊。

话锋一转,裴进军说:愁又能咋办?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接手了,那就得干出个样子来,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建一所现代化的医院,要对组织、对当地百姓有个交待。

半年后,原来的烂摊子焕然一新,房屋重新修葺一番,之前的火炉子被暖气取代,药房里的药再也不用担心被冻坏了;病房比以前多了,床位也增加了,来看病的老百姓不用担心没有住院和输液的地方了;土地面换成了地面砖,院子里新建了水塔,工作环境大大改善了,更重要的是医院24小时能开展业务了。

在医院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裴进军把医院的医务人员分批次轮流送到市、旗医院和包头多家医院进行业务培训,就是希望在乡卫生院全新亮相时,业务水平也上一个台阶。有了工作人员没有设备也会制约医院业务水平的提高,裴进军自筹15万元购进了B超、X光机、心电图、化验等多项设备。通过一年的努力,大树湾乡卫生院已经能够开展B超、X光照相、心电图、普通化验等多项检查,并建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基层卫生院,走在了全市基层卫生院的前列。1993年,医院的业务量比1992年增加了7倍,这是裴进军和医院班子没想到的。乡卫生院起死回生了。

裴进军把时间给了病人,但对于他的至亲至爱却挤不出时间;他把健康给了病人,却无暇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由于服务态度好、医技高,找他看病的村民一天比一天多,积劳成疾,他病倒了……2014年1月17日,他在北京佑安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目前仍在恢复休养中。医生叮嘱裴进军千万不要再劳累了,可他似乎没有听进去,只要有患者来找他,他都会习惯性地给他们看病。

太敬业了,一干起来就不要命,就那么个人,要是工作中哪儿不合适,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裴进军的黄金搭档梁俊告诉记者。

爱岗敬业是平凡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爱岗敬业又是伟大的,只有甘于奉献的人才能做好。平凡而伟大中折射出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展现的是一种崇高的品质。裴进军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种品质,最终赢得了患者的一片称赞声,同时成就了鱼水般的医患关系。(王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