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达拉特首页 - 聚焦达拉特

【乡风文明】住房是百姓的头等大事——从“住”的变化看张义城窑村人的幸福生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01

住房是百姓的头等大事——从“住”的变化看张义城窑村人的幸福生活

 

    吉格斯太镇张义城窑村,一个曾经以“窑”为地标的村庄,从窑、土坯房再到砖房,房子的变化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忆苦思甜,凡是经历了这发展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深长的感慨:“现在跟以前比那真是天上地下!”

解放前:风扫院,倒拉门,月儿点灯

  “张义城窑村”村名的由来据说是在光绪年间因有个叫张义城的人从山西迁来砌了一栋窑房而得名。据村民讲,这里的“窑”与陕北的窑洞异曲同工,“窑”依地形而建,就地取材,将泥土夯打成墙。受当时的物质条件所限,大多数人都住在这样的建筑中,当地人更习惯称“窑”为“土茅庵”。

  张义城窑村的村支书范文义今年59岁,40年代,范文义的爷爷从准格尔旗来到张义城窑村,住的就是这样的茅草房。据他回忆:为减少用料和保暖,建窑要把地下挖一米左右,就像山药窖,墙体用沙蒿草垛成,没有门窗,进门后把门用草塞住,为了采光,就把蒿草掏一个洞,让光透进来。民间流传的“风扫院,倒拉门,月点灯”就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窑的遗迹已经不复存在了,但艰难的生活依然让范文义刻骨铭心:“天冷了,一家人围着泥抹的火盆烤火,连烧火的柴火都不好找。那天气冷得,让人现在提起来都牙齿发抖。”

解放后:三十六眼窗户朝南开

  解放以后,张义城窑村住的人多了起来,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1978年,范文义家的土茅庵塌得快住不成了,范家的儿子也都快到了成家的年龄,范家准备盖房。但范文义的父母年迈,他家是全乡的“贫困户”,想盖房椽子都没一根,谈何容易!

  范文义给社里放过牛,还读过书,头脑灵活。一天,他对母亲说:“咱能不能半年不吃肉,把肉省下来?”“省下来作甚?”母亲不解。“盖房!”范文义把村长、社长、林场厂长等请到自己家,备了一桌酒菜。为请人范文义的母亲大包了2天饺子,胡萝卜馅饺子是饭菜的主打。在酒桌上,范文义述说了盖房的打算和缺资少物的困境。酒酣耳热,客人们被范文义的盛情打动,有的帮椽子,有的帮檩子,范文义拉关系、靠人情筹到了椽檩。

  至于挖土坯,人不是问题,缺吃少喝的年月管饭才是最大的问题。为省几顿饭,范文义弟兄两个挖土坯挖了半个月。在众人的帮忙下,范文义家建起了三十六眼窗户,温暖明亮的土坯房。虽然是土房,家庭主妇们却也格外爱护,土灶台、炕沿都用粥或米汤抹得油光发亮。

  “三十六眼窗户朝南开,好不容易盼共产党来”,党的温暖和对新生活向往的曙光照在张义城窑村的大地上,人们精神抖擞迎新生。

现在:“十个全覆盖”实现新居梦

  现在的张义城窑村今非昔比,焕然一新。“十个全覆盖”的危房改造工程彻底让“土坯房”成为历史。

  王二娃今年80岁了,他家的房子是前年在“十个全覆盖”的政策下新建的。现在,他住上了干净、敞亮的新房子,像城里人一样,也讲究客厅、卧室、厨房功能分区,而且还有独门独院。村里还修起了“三环”路,几乎修到每家每户的家门口,出行脚不沾泥。去年村里种杨栽柳,着重在绿化和品味上提升,村庄绿树绕村。村里文化活动室、便民超市、卫生室,小广场一应俱全,就像住在公园里。下雨天,他终于可以在新房里睡个踏实觉了,再也不用看天阴就爬梯上房盖塑料布了;再也不用和麻雀、耗子蜗居了;冬天再也不用在一冻冻半墙的“冰窖”里受冻了!

  “我老爷爷也没住过这样的房子!”住上“十个全覆盖”盖起的新房,70多岁的田四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本想着自己老了,又没有多少积蓄,就在住了几十年的土房里养老了,没想到“十个全覆盖”来了。田四花了1万多元就盖起了40平米的房子。“现在人们在天堂上活的了,老年人住得舒服,年轻人减轻负担。人人都说中国梦,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没有现在的好社会、好领导我哪能实现住新房的梦了?人说‘养儿养儿种地纳粮’,现在政府可比儿子也体贴!”房子是老百姓最大的财产,“十个全覆盖”政策在农民的心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来源:达拉特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