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首页 - 文明创建

达拉特旗: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作者:郭建军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24

“马上就要开始种玉米了,种玉米首先要面临品种选择的问题,在玉米诸多增产因素中,品种大约起30%左右的作用,品种选不好,产量就上不去,效益自然不会高。”达拉特旗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白志刚站在一群农牧民中间,声音洪亮地讲解道,“大家一定要选那些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经济效益高、适合机收的品种种植……”


王爱召镇种养殖专业技术培训会现场

4月19日,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农牧民培训中心会议室内聚集了许多农牧民,一场由达拉特旗农牧业广播电视学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本土专家白志刚正是此次培训会的授课老师。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围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这一主题,从玉米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玉米的缺素症状七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全面讲解。授课内容与达拉特旗土壤、气候等实际种植条件紧密联系,贴近性、指导性、实用性较强,深受农牧民喜欢,大家个个聚精会神听讲、做笔记,并时不时与老师交流互动。

“虽然我自己种了很多年玉米,看起来早已轻车熟路,但是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可言。今天老师讲的玉米种植技术非常实用,也很好操作,今年我一定要尝试着科学种田,看看到底能不能节省开支、提高效益。”王爱召镇新和村种植大户张二维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人才振兴是其智力支撑,而新型职业农牧民作为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农牧业生产中的主导,是发展现代农牧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牧区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早在2016年,达拉特旗便以“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为理念,以“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完善制度、提升质量、强化效果”为总体思路,以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壮大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构建起了完整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制度体系,培育出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牧民。

何为新型职业农牧民?“新型职业农牧民是以农牧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牧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牧业从业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可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达拉特旗农牧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高静解释道。

正因新型职业农牧民要求较高,对培育对象必须精准把关。我旗主要以年龄在18—55周岁的种养殖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农牧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重点培育对象,且自身要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创业基础和创业愿望。

为提高培育效果,达拉特旗实行“分段式、分专业、重实训、参与式、强服务”的培训方式,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对符合培育条件的农牧民进行培训,并根据农牧业生产周期和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同时,达拉特旗还依托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平台,立足特色产业优势,共建立了7个实训基地,满足了多层次、多形式、经常性教育培训的需求。


新型农牧民观摩学习研讨会

三年时间里,达拉特旗共举办新型职业农牧民理论培训班6期,共培训学员810人次;举办实践观摩10期,共组织580名学员赴区内外现代农牧业发展先进地区进行观摩取经,拓展经营理念和模式。其中,参与培训的536名学员顺利通过考核,正在申领《新型职业农牧民资格证书》。持证后,他们将优先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


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班学员观摩和林格尔县现代农牧业

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帮助农牧民学员们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创新了发展模式、提高了种养殖技术和市场运营能力,他们正从“身份农牧民”向“职业农牧民”转变,农牧业产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辐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大,受到广大农牧民的一致好评与点赞。

“2018年我参加了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对我搞养殖帮助非常大。”望着自家羊圈里一只只膘肥健壮的白山羊,王爱召镇杨家圪堵村五大股社34岁的养殖大户李波高兴地说,“通过培训学习,我开始科学养羊,羊羔成活率高、饲草料转化率高、山羊出肉率高,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出栏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现在养殖效益比过去能提高三分之一。今年已经出栏300多只山羊,纯利10万多元!”

“今后,达拉特旗将继续推进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加大培训力度,让更多的人成为新型职业农牧民;同时,将继续加大跟踪服务力度,为已培训学员提供全程适时技术服务,帮助学员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助推达拉特旗农牧区繁荣发展,让农牧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牧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高静表示。(郭建军)